文藝生活
不知道什么時候就開始銘記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這本書中主人公保爾﹒柯察金說的一句話:“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: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,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,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”?;仡櫰鹱约憾吣甑拿旱V工作經歷,一路向前,永不言棄,在普通的崗位從事著平凡的工作,笑過、哭過、努力過,如今回首皆是情懷。
1994年7月,我從徐州煤建校畢業分配到了坐落在一個偏僻小鎮的蒲白礦務局。然而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,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,這個小鎮——罕井也一直因有蒲白礦務局而久負盛名。
在這里,我從一個懵懂的學生轉變成一個普通的煤礦職工,開始從事安裝工程預算,見證著一張張設計圖紙變為煤礦、電廠、水泥廠、變電所……一臺臺能夠生產運營的設備,讓我不僅驚嘆到煤炭人的神奇偉大,也體會到工作的無限樂趣。但接著幾年,煤炭行業那段艱難困苦的歲月悄然來襲,下崗、輪崗、失業、破產、買斷、重組,一個又一個新字眼甚囂塵上。那種幾近半年不上班、不發工資所帶來的生活困境,迫使一些人去下海、去打工,也裹挾著好多人去買賣、去吆喝。然而勤勞勇敢的煤炭人始終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不放棄、不拋棄,主動應戰,砥礪奮進。
“艱難困苦,玉汝于成”,經過煤炭人的努力也伴隨著煤炭市場的好轉,那段困苦的日子終于過去了,我們的煤炭安裝工程也日漸增多。
自此,我便跟著單位輾轉于西部的彬縣、長武,陜北的神木、榆林、府谷之間的煤礦建設工地,坐汽車、擠火車、趟泥路。曾記否,行走在大佛寺礦動篩車間40米高鋼梁上驚憟的心跳;曾記否,一臺臺設備被吊裝到幾十米高平臺基礎上的安寧;曾記否,在毛烏素沙漠仰望美麗的35kv高壓線那種心曠神怡;曾記否,兩臺吊車起吊長長的棧橋在高空中合攏的威武壯觀;曾記否,冰天雪地里一晚上半邊身子沒焐熱的榆樹灣工地;曾記否,和舍友一起翻越臨建墻上工地的那個馮家塔礦北區;曾記否,用包擋住自己劃破的牛仔褲膝蓋去審預算的榆林銀河工地;曾記否……
如今這些工地早已矗立起雄偉壯觀的座座煤礦,成為年產千萬噸的現代化大型生產礦井,將一片片黃土高地和荒漠沙丘變成了涌出烏金的靚麗名片。
2010年我有幸入職彬長公司,每每踏入曾經待過的大佛寺礦,對著可上天攬月的幢幢洗選煤樓、圓筒倉、提升井架,聽著機械設備轟隆隆的徹響,看著煤炭在里面歡快的跳躍翻轉,順著長長的皮帶走廊一瀉而下,想著一車車、一列列烏金從井下幾百米深處穿越到大美人間,載著煤礦人的夢想駛向遠方,去發光、去發熱、去為祖國獻身。這一切的一切,都讓我回想起當年火熱的建設場面,我感慨、我驕傲——這里也曾滲透自己辛勤的汗水,留有自己堅定不屈的腳印。
2003年成立的彬長公司,五個現代化礦井的迅速落成,建設速度堪稱驚艷,如今,煤炭年產量已達2100萬余噸,短短十幾年就走過了老礦務局幾十年的發展歷程,成為關中地區一顆璀璨的企業明珠。陜煤集團已成功躋身于《財富》世界500強220位,綠色、節能、環保、安全、高效的新科技智慧礦山給每名職工帶來的幸福感、獲得感,使得煤炭人社會地位顯著提高,充分彰顯出煤炭行業綜合實力和影響力的巨大提升。
為什么我的眼中飽含淚水,因為我對這礦山愛得深沉。二十七年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,鐵馬秋風塞北,杏花春雨江南,歷經酸甜苦辣,更加能體會出“幸福是奮斗出來的”無限蘊意?!袄吓R嘟馍毓赓F,不用揚鞭自奮蹄?!苯窈笠粩嘤藐翱思疫@首詩句勉勵自己,做一頭肯吃苦、能耐勞、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老黃牛,只爭朝夕,不負歲月。(公司機關 黨敏聯)
編輯:徐超